學習黨史以來,我黨的百年歷史實現了中國從“站起來”到“富起來”再到“強起來”的戰略目標,今天的我們,時刻在享受發展的成就,時刻生活在幸福中。在過去的扶貧工作中,我們有句勵志的口號“幸福是奮斗出來的”,以此鼓勵貧困戶增強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,通過學習黨史,我更加明白,我們現在的好日子,是無數革命前輩用鮮血和生命為我們奮斗出來的,是無數愛黨愛國的仁人志士為我們扎實奉獻出來的,是一代接一代的共產黨人接續努力拼搏為我們闖出來的。
無數仁人志士用他們的生命和鮮血讓中國站起來,才使中國免受西方列強的奴役和欺侮,才能扔掉“華人與狗不得入內”的羞恥標簽,中國人才能真正享受世界公民的平等權利。
習近平同志在參觀湘江戰役紀念館時,對陳樹湘烈士英勇殉國的事跡贊嘆不已:“真壯烈”,在追求中華民族站起來的艱難歷程中,多少像陳樹湘那樣的烈士作出了艱苦卓絕的奮斗。
在和平建設時期,仍然是許多的愛國仁人志士為中華民族富起來、強起來貢獻畢生的心血,從“兩彈元勛”到鐘南山、袁隆平,無不是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崛起奮斗貢獻自己的畢生精力,從雷鋒、時傳祥到現在許多感動中國的平凡人物,他們無時無刻不是在為偉大事業偉大夢想默默奮斗奉獻。
百年黨史,就是無數共產黨人和無數愛國人士的奮斗史、奉獻史。正是有了他們的奮斗,才有了今天的中國,才有了今天我們的幸福生活。
作為我們這一代年輕人和中年人,的確是生在新中國、長在紅旗下、生活在幸福里,那些詆毀黨和國家形象的人和言論,是對歷史的無知,是真正的造謠中傷。我們學習黨史,知曉前人為我們所作出的艱苦奮斗,可以激勵自己更愛黨愛國;可以激發我們更多地思考:我們這代人該對前輩做些什么,能為后代做些什么;可以激發我們干事創業的激情和動力。
前輩為我們奮斗出了幸福生活。
我們應該接續奮斗,為后代創造更幸福的生活,愛崗敬業,立足崗位作奉獻是我們能做的第一選擇。
作為一名普通的公職人員,如何在平凡的崗位上奮斗出不平凡的精神,是我們必須終身致力探索的課題。首先,要把貌似不起眼的每項工作都做細做精,確保高質量,達到“集腋成裘”的效果,不要一心只想做轟轟烈烈的大事,而是要靜心潛心做好平常細微的每件具體工作;其次,要充分樹立發展理念,增強發展理念。當下,無論是客觀經濟形勢,還是具體的工作環境和工作條件,困難和矛盾普遍存在,在這種環境下,不能被困難嚇倒,而是要多學習多研究,充分認識社會經濟發展的規律,“樹立”波浪式發展的辯證思維觀,“不畏浮去遮望眼”,只有這樣才能激發持久的工作激情,才能激發解決矛盾和問題的信心和動力。
奮斗不是干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,不是一鳴驚人,而是腳踏實地,不放過每一個做好細微工作的機會,時時刻刻有旺盛的工作熱情和生活激情,時時心存對法紀的敬畏,時時不忘“勿以善小而不為”的古訓,這就是我們的奮斗,是我們每個人都能做得到的奮斗,通過奮斗,創造我們自己的幸福生活,通過奮斗,為我們的后代開創新的幸福生活。
通訊員:歐伯春
編輯:小明
二審:娜娜 澤昌
三審:白云 劉朝文
新聞熱線:0734-7221155
投稿郵箱:XMT19176751553@163.com
版權作品,未經授權嚴禁轉載。下載“大義常寧”客戶端,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。轉載須注明來源、原標題、著作者名,不得變更核心內容。
來源:常寧市融媒體中心
作者:歐伯春
編輯:小明
本文為常寧新聞網原創文章,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。
本文鏈接:http://www.winterworkboots.com/content/2021/08/07/975452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