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時人事日相催
冬至陽生春又來
今日18時02分
我們將迎來“冬至”節氣
從這一天起
開始進入“數九寒天”時節
民間俗稱“進九”
中國古代非常重視冬至節氣,有“冬至大如年”的說法,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,冬至是一年里黑夜最長的一天,此后,白天慢慢變長。
冬至三候
初候,蚯蚓結
傳說蚯蚓是陰曲陽伸的生物
此時陽氣雖已生長
但陰氣仍然十分強盛
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縮著身體
二候,麋角解
麋與鹿同科
卻陰陽不同
古人認為麋的角朝后生
所以為陰
而冬至一陽生
麋感陰氣漸退而解角
三候,水泉動
由于陽氣初生
所以此時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動并且溫熱
古人認為,冬至是計算二十四節氣的起點,在民間廣泛流傳著“冬至大如年”的說法,意思是說,冬至的禮俗和過新年是相差無幾的。至此日更易新衣,備辦飲食,古代冬至日百官放假,皇家祭天,民間祭祖,相互拜訪。
飲食民俗
民間認為,“氣始于‘冬至’”,所以此時為養生最佳時機?!啊痢a一補,一年精氣足?!?/p>
吃餃子
北方冬至這一天宰羊、吃餃子。民謠:“冬至不端餃子碗,凍掉耳朵沒人管”。,每年冬至日,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。相傳醫圣張仲景告老還鄉時看到受凍的百姓,便用羊肉和一些驅寒藥材以及面皮,包成像耳朵的樣子,做成一種叫“驅寒矯耳湯”的藥物,施舍給百姓吃。后來,每逢冬至,人們便模仿做著吃,形成了習俗。
吃羊肉
冬至吃羊肉的習俗據說是從漢代開始的。相傳,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樊噲煮的羊肉,覺得味道特別鮮美,贊不絕口。從此在民間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習俗。
冬至養生
1、注意防寒保暖,要及時增添衣服,衣褲既要保暖性能好,又要柔軟寬松,不宜穿得過緊,以利血液流暢。
2、合理調節飲食起居,不酗酒、不吸煙,不過度勞累。
3、保持良好的心境,情緒要穩定、愉快,切忌發怒、急躁和精神抑郁。
4、進行適當的御寒鍛煉,如平時堅持用冷水洗臉等,提高機體對寒冷的適應性和耐寒能力。
下一個節氣到來時
我們已踏入新的一年
春生冬至
生靈萬物正蓄勢待發
繁花似錦的春天
就在不遠的前方
來源:常寧市融媒體中心
作者:劉 小 婧
編輯:小婧
本文為常寧新聞網原創文章,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。
本文鏈接:http://www.winterworkboots.com/content/2020/12/20/873764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