紅網時刻8月9日訊(紅網常寧站通訊員 吳魯西浪 陽碧霞)從市區驅車30分鐘來到蒼坪村千畝荷花基地,走在充滿姿態各異、傳來縷縷清香的荷花小路,靠在涼亭的木椅上暫忘喧囂;穿梭在留田村向日葵基地的花海中,尋找心里最美的“小太陽”;站在泉峰冠的最佳位置擁抱雄偉的壯麗山川,并不惜為其道路險要、翻山十八彎買賬;再點上一份“凍米丸子”、“后洛豆腐”和經過晶瑩山泉浸洗過的新鮮蔬菜;在路邊攤上淘一份香氣撲鼻的農家干菜。這樣一個勝橋假日,愜意到滿溢。

雖說常寧處處可見荷花的蹤影,但是若沒去過蒼坪村湘蓮基地,那可算玩遍常寧也枉然。于是驅車出城往西南去,晴好的天氣下,能領略野云覆長路的開闊。蜿蜒的公路旁偶見散落的小村鎮,也不乏起伏的山巒和開闊的稻田,好處在于不會悶,15公里的距離一晃而過,蒼坪村千畝荷花基地到了。


荷花基地旁邊的小鎮是常見的村居風格,如今千畝荷花基地已成為全村的地標。在這里早晨七八點的荷花是最美的。太陽初升,池塘里朵朵淡粉似是未散去睡意,慵懶隨意地舒展嬌嫩的肢體,微風襲來,掠過陣陣清香。散漫地坐在涼亭長椅上,看盡荷塘千姿百態,等到陽光開始灼熱,便可伸個懶腰開始挪動步子了。

在留田村里,7月份是看向日葵的最佳時間,簇簇的葵花,葉如蒲扇,花若金盤,所以又名望日蓮,寓意要勇敢去追尋自己想要的幸福,也象征著沉默的愛。漫步在金色海洋里,帶來的積極與熱情或充溢于心,或纏繞于身,讓人不再畏懼頭頂驕陽。

同治《常寧縣志》記載:泉峰“蜿蜒聳秀,直上五里許,山頂有泉甚潔。”泉峰因“泉”而得名,峰頂并不高,海拔僅487.9米。原本在泉峰的頂上建有一道觀,名曰泉峰觀,可如今的泉峰觀可不單是一座道觀,在當地人的心里,它就是整座泉峰。在泉峰觀頂俯首下視,帶有“奮斗、百善孝為先”“太極圖”等字圖的彩稻映入眼簾,連著片片房屋、巍巍青山,頗有一覽眾山小的氣勢。在泉峰觀村、留田村,稻田不僅僅是當地百姓維持生計的基地,更是農學專家們創作的舞臺。不同顏色的彩稻在農學專家的精心栽培下,在田間分別用魏碑和楷書種下“奮斗”和“百善孝為先”這些漢字。在這其中的國內常規優質米每斤價格約在2到3元之間,而用彩稻加工而成的發芽糙米售價每斤16到30元之間,還可以制成小包裝“茶”品,泡水可服,具有排毒、養顏、增強免疫力、防止肥胖等功效。

走往泉峰觀的另一側,一副隱藏在山坡與植被后面的山水畫隨腳步逐漸清晰,直到壯麗景色完全展現,那是常寧一處神奇瑰麗的景觀——天堂湖。藍天白云,碧水青山,船在水面行,猶如點綴在畫中。天堂湖的美,在于它的依山傍水,站在觀景臺上眺望,碧綠如翡翠一般的湖水在微風的細拂下泛起陣陣漣漪,形狀不一的小島一座挨著一座,似爪牙般的沿岸更是條明亮的分界線,把湖水與山峰相隔開來,遠處的山峰一座連著一座,峰頂霧氣氤氳,似是與天空融為一體,果真是應了天堂之名的美譽。

泉峰觀是道教、佛教聚集之地,孝悌文化極其深厚。除了泉峰古寺,這里還有彌峰寺、謝仙崖、觀音閣等圣地,據說這里的香火甚是靈驗,不少人從遠方來到這只為求得一個心愿。若是想看一看星光燈火下的常寧縣城,看一看日出東升的美好,那么提前到寺廟預約一晚住宿便是一個好主意!

玩了一路的風景,眼睛和心靈得到滿足,但是肚子肯定在發聲抗議了,當然,這里還有不為多數人所知的美食。在鄉村的馬路邊,打著有農家特色招牌的幾家菜館,來到這里,就必須得嘗一下這里的招牌菜——后洛豆腐。這后洛豆腐采用的是仿古制法,純粹的老祖宗工藝,采用的是甘甜的地下井水,富含鈣和各種礦物質元素,所以做出來的豆腐不僅細膩嫩滑、香甜可口,且營養豐富。這個名字的由來也是簡單純粹,因是后洛人做的豆腐,所以叫后洛豆腐。后洛人由康乾盛世時期開始經商,主要從事竹木制品、手工加工以備人們日常生活所需,如草帽、斗笠、蓑衣、筷子、桌椅等。因后洛屬干旱地帶種豆子較多,也有相當一部分人以打豆腐為生。隨著時代進步、社會發展,竹木加工業已基本停滯,唯有豆腐業經久不衰。目前全村尚有20余家將制作豆腐作為一個家庭主要副業,日產豆腐量達1000斤之多。
還有另一大特色美味凍米丸子。何為凍米?就是在冬天把糯米飯放在寒冷的地方凍實后,撥散開,用手將飯粒逐個壓平,曬干,等到想吃的時候就拿些出來用水泡軟,瀝干水分的就成了凍米。這樣的凍米裹在手工做的丸子上,再上鍋一蒸或一炸,就成了香噴噴的凍米丸子。輕輕咬一口,柔軟或香脆的凍米混合著豐富的餡料一陣一陣刺激著味蕾,伴隨著獨特的清香,別提多滿足了!
除了這些,在當地還能買到新鮮蓮子、尹橋蘿卜、泉峰山脈茶葉、臘肉、臘魚、干筍、冬筍、宜水河小魚蝦、黃花菜、紅薯粉和粉條、賓榔芋、柑桔等,各種美味應有盡有,再給親朋好友帶上一份農家干菜,定是一份絕佳的禮物。
游玩路線:市區→常勝線→X79線(蒼坪村、留田村、泉峰觀)
作者:吳魯西浪 陽碧霞
編輯:redclou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