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

文化衛生

編輯:redcloud 2012-06-08 11:02:25
時刻新聞
—分享—

  1978年常寧縣有衛生事業機構112個,有床位1579張,衛生技術人員1239人。農村實行合作醫療的生產大隊570個,占大隊總數的81.7%,有大隊赤腳醫生1010人,平均每個大隊赤腳醫生1.47人。有生產隊衛生員2950人,農村接生員440人。到1980年全縣有衛生事業機構119個,有床位1619張,衛生技術人員1453人。全年醫療機構收治住院病人15256人,治愈11754人,治愈率77.05%,好轉2716人,好轉率17.8%,未愈559人,死亡227人,死亡率為1.49%。病床周轉次數為19.9次。病床使用率為94%。農村實村實行合作醫療的生產大隊568個,占大隊總數的82.1%,有大隊赤腳醫生1169人,平均每個大隊赤腳醫生1.68人,有生產隊衛生員1948人,農村接生員428人。

  “六五”期間,全縣醫療衛生部門逐步把重點轉移到醫療衛生現代化建設上來,落實知識分子政策,實行院(站、所)長負責制和專業技術人員聘任制。農村隨著農業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建立,生產大隊醫務室多數名存實散。1984年全縣695名赤腳醫生參加全省醫生考核,191人被錄用為鄉村醫生。至“六五”末的1985年,全縣有衛生事業機構119個,床位1796張,比1980年增長10.9%;有衛生技術人員1624人,比1980年增長11.8%。全年縣區醫院收治住院病人5714人,治愈4159人,治愈率72%,好轉1312人,好轉率23%,未愈出院212人,死亡31人,死亡率0.5%。病床周轉次數19.9次,病床使用率39.5%,農村村級衛生組織,有衛生機構的村678個,占村總數的95.8%,有赤腳醫生852人,平均每村赤腳醫生1.2人,農村接生員489人。

  “七五”期間,醫療衛生事業進一步發展,病床年年增加,醫療隊伍、醫療技術、醫療設備、醫療條件均得到加強,提高和改善。1987年對衛生系列技術人員職稱進行改革,縣人民醫院、中醫醫院先后派出207人到外地進修學習,縣衛校共培訓(培養)各類醫務人員3125人。到“七五”末的1990年,全縣有衛生機構140個,病床1680張,有醫療衛生技術人員共1778人,其中農村醫院753人,個體醫生18人,衛生技術人員占衛生部門職工總數的81。3%,全縣有衛生防疫人員896人,其中縣、區、鄉衛生防疫機構內110人,村保健員786人??h內幾家主要醫院的中醫、西醫內科外科,尤其是骨傷科、婦科、兒科、眼科,精神科等很有特色,疾病防疫,通過及時,有效地對1歲以下兒童的“四苗接種”,全縣兒童麻疹,白喉、百日咳,骨髓灰質炎明顯得到控制。地方性甲狀腺腫(俗稱大脖子病)通過對病人進行碘油注射,對病區動員3—45歲居民全面。服碘油膠囊,和普遍推行食用加碘食鹽,從而使病情得到有效地控制,達到國家標準。

  1991年后,全縣衛生系統推行改革,實行院長負責制,專業技術人員職務聘任制,科室人員優化組合,經濟效益分科核算制,工資浮動制,對醫院實行分級管理,農村衛生工作得到加強,縣成立初級衛生保健領導小組,縣財政撥??钣糜陂_展落實13項最低指標為主要內容的初級衛生工作,同時開始重視區鄉衛生院的“一無三配套”建設,清理整頓醫藥市場,1995年11月,經省初級衛生保健評審團驗收,常寧縣達到“初級衛生保健合格縣”標準。年末,縣中醫院經省中醫醫院分級管理,評審委員會驗收,達“二級甲等”中醫醫院。“八五”末,全縣有衛生機構129個,其中醫院69個(縣屬5個、區鎮鄉屬64個),有門診部(所)55個。衛生機構床位總數達1483張,其中醫院床位1279張(城市醫院890張,農村醫院389張,門診部(所)164張,婦幼保健站10張),有衛生技術人員2364人(其中中西醫師617人,護師護士533人,醫生957人)。病人診治次數達31。06萬人次。全年住院18488人次,治愈11420人次,好轉4122人次,新法接生率達98.98%。病床周轉次數為14.3次,病床使用率為53.7%。

  “九五”期間,全市衛生工作堅持以農村為重點,預防為主,中西醫并重,依靠科技與教育,動員全社會參與,為人民健康服務,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的方針,努力推進衛生改革與發展。1996年縣政府,縣衛生局在鹽湖鎮開展住院醫療、計劃免疫保償試點,并取得成功,為全縣全面實施“三項健康保償”(住院醫療保償、兒童計劃免疫保償、母嬰保健保償)奠定基礎。隨后,松柏、官嶺、西嶺、蒲竹等鄉鎮也開展合作醫療基礎工作。同年,全縣全面推行鄉村衛生院組織一體化管理,全縣700個村衛生室全部由村委會開辦,納入鄉(鎮)醫院“四統一”管理,即人員統一招聘,任務統一下達,藥品統一定購,財務統一核算,對1100個鄉村醫生,村婦幼保健員進行統一考試,并經考察考核,按照“一村一室一員”的原則,擇優錄取868人,發給鄉村醫生或村婦幼保健員上崗資格證和聘任書。鄉村醫生或村婦幼保健員與鄉(鎮)醫院簽訂定任務、定質量、定獎罰、定報酬的“四定”責任書,鄉村醫生隊伍得到穩定。同年年末,縣二醫院、宜陽、白沙、柏坊、蔭田、羅橋、板橋、洋泉、官嶺、新河等11所醫院全部達到“一級甲等”醫院標準。1997年,全市有12個鄉鎮醫院基本實現無危房,是年,全市共發生法定傳染病9種,計588例,病死1例,無霍亂病人發生。計劃免疫工作冷鏈運轉6次,開展脊灰強化免疫活動,“四苗”(卡介苗、百白破苗,麻疹疫苗,脊髓灰質炎疫苗)覆蓋率達96.5%。無白喉,百日咳,脊灰病例發生,結核病免費治管249例,治愈率為91%,麻風病、絲蟲病防治工作分別接受衛生部、省衛生廳考核驗收,達到部分消滅標準。全市公共場所衛生和各類食品衛生合格率分別達到66.18%和95.11%。1997年,全市竣工自來水工程19處,新建改建大口井100口,壓泵井200口,受益人口達到69.2萬人,新建改建衛生廁所406座。年底,經湖南省中醫藥管理局驗收,達到湖南省農村中醫建設先進縣(市)標準。1998年,全市嬰兒死亡率為2.42%。新法接生率99.8%,婚前檢查率達30%,住院分娩率達35%,兒童系統管理率,孕婦產婦系統管理率分別達到85%、90%。經省市專家評估組驗收,市婦保健院、市人民醫院、二醫院、三醫院、洋泉醫院、宜陽、官嶺等7個單位達到母嬰同室、按需哺乳,取消奶瓶奶嘴等聯合國“愛嬰醫院”標準。2000年末,全市有醫療衛生機構72個,衛生技術人員3072人,比1998年多708人,病床總數達1339張,比1995年增加60張,病人疹療次數逐漸增加,城鄉醫療設施不斷完善,醫療技術水平不斷提高。

  2001年末,全市擁有醫療衛生機構71個,從業人員3146人,比上年增加74人,其中衛生技術人員2645人,比上年增多68人,病床總數達1350張,比上年增加11張。2002年末,全市有醫療衛生機構72個,比上年增加1個,其中醫院、衛生院69個,婦幼保健站1個,衛生防疫機構1個,其他衛生機構1個。從業人員3306人,比上年增加160人,其中衛生技術人員2855人,比上年多210人。在衛生技術人員中,醫生981人,占34。4%。病床總數達1360張,比上年增加10張,病人診療次數有所增加,全年達97.97萬人次。農村村衛生室575個,其中村辦447個,鄉衛生院設占22個,聯合辦22個,私人辦84個;有執業(助理)醫師43人,鄉村醫生573人(大專及以上學歷7人,中專學歷及中專水平195人,在職培訓合格者371人),衛生員229人;孕產婦檢查7116人次,接生數3366人,疫苗接種223578人次,診療人次數達10。28萬人次,城鄉醫療設備不斷完善,醫療技術水平不斷提高。2003年末全市有醫療衛生機構74個,比上年增加2個,從業人員3768人,比上年增加162人,其中衛生技術人員2948人,比上年多93人,在衛生技術人員中,醫生990人,占33。6%。病床總數達1334張,比上年減少26張,病人診療次數全年達到88。97萬人次。2004年末,全市有各類衛生機構71個,衛生技術人員2991人,其中醫生和執業(助理)醫師1005人,注冊護士707人。醫院、衛生院共有病床位1305張,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加快推進。2004年新建1個疾病控制中心,1個傳染病醫院(投資364萬元,建筑面積3250平方米),全市醫療安全工作得到加強,預防保健工作有新的進展。2005年,全市擁有各類衛生機構72個,衛生技術人員3011人,醫院、衛生院床位數1369張。孕產婦建卡率97.2%,早孕檢查率94.7%,新生接生率100%.2006年,全市擁有各類衛生機構72個,衛生技術人員3169人,醫院、衛生院床位數1338張。孕產婦建卡率97.6%,早孕檢查率95.1%,新生接生率100%. 2007年,衛生系統業務量10327萬元。全市擁有各類衛生機構72個,孕產婦建卡率98.1%,早孕檢查率95.6%,新生接生率100%.2008年,全市擁有各類衛生機構75個,醫生2837人,醫院、衛生院床位數1342張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農民60.6萬人,參合率96.5%.城鎮居民醫保參保10.43萬人,參保率95%。

  2010年,全市有文化館1個,文化站27個,藝術表演團體1個,公共圖書館1個,圖書館總藏書量12.13萬冊,總流通人次為9.21萬人次。有線電視用戶3.6萬戶,其中農村用戶1.2萬戶,城市用戶2.4萬戶,數字電視用戶2.4萬戶。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達到99.44%,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99.22%。醫療服務和疾病預防控制體系進一步完善。年末衛生機構29個,其中醫院、衛生院26個,婦幼保健院(所、站)1個,疾病預防控制中心(防疫站)1個,衛生監督檢驗機構1個。衛生機構病床數2181張。衛生技術人員3630人,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2224人,注冊護士994人。農民參合率達到99.31%,新農合實行門診統籌,報銷比例提高到71.3%。

編輯:redcloud

閱讀下一篇

返回紅網首頁 返回常寧新聞網首頁
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AV蜜桃,国产精品国产AV直播,国产视频中文字幕一区二区,手机精品视频一区